近日,我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行了系统深刻地学习,下面我结合个人工作,谈谈学习本书的三点体会。
一、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断提高青年干部政治能力
作为国企职工,我们要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国家服务的思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必须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要把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职工群众、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思想上绝对忠诚、行动上绝对紧跟,打造出一支关键时刻听指挥,危急关头冲得上的队伍。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淮南建发集团涌现了一批先进的抗疫单位和个人,切实履行了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都是党的干部,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目前,淮南建发集团面临着转型发展,集团公司正加快青年干部的培养。通过不断磨练,使青年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持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夯实成长进步、履职尽责的基础。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指导国企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党的领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梁柱,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努力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淮南建发集团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实现了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坚持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攻关“卡脖子”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仍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关键算法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治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培训课程中,很多老师也提到了“卡脖子”问题,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四、结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我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具体工作中思考、找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脚点,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事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兢兢业业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朱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