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揽月 逐梦苍穹

发布时间:2022-09-21   作者:admin   阅读:0 次

提起中国载人航天的开端,许多人都会想到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发射的瞬间,实际上早在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正式实施立项,如今已经走过30载光阴。

回看三十年历程,其中不乏星辉灿烂的时刻。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六号、神舟七号……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推动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7月24日,我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有力推进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完成。这些辉煌瞩目的成就背后,有无数人的辛勤付出、默默耕耘,这三十年的历程,由一代又一代怀着崇高理想的航天工作者,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动人长卷。

“飞天”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百年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明确提出航天梦,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数度踏入太空,“飞天”成了可以被万人目睹的现实,“欲上青天揽明月”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不只是诗仙酒后兴起的遐思了。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虽然载人航天离日常生活依然遥远,却不能不为火箭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而欢腾,不能不为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所感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是从零起步,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困难重重,可谓前路漫漫,可是当初的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等一批先行者,不畏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摸索着前进,在荒原中建起天梯。是什么支撑他们一路走来?是对党和祖国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科学真理的求索,对工作岗位的坚守。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被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将自身理想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敢于攀登,勇于奉献,在自己的“飞天”路上披荆斩棘。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职工,应被载人航天精神鼓舞,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满怀热情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共筑中国梦。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从载人航天精神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分,砥砺忠诚之心、实干之志、奉献之情,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路上,以青春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