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下午,集团公司召开了第一党支部大会,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参加了会议。大会上,支部委员王娜同志带领我们学习了“七一勋章”获得者渡江战役一等功马毛姐的事迹——14岁冒着炮火送“亲人”过江,同时也和我们分享了合肥市的延乔路的由来及背后的红色精神文化传承。
今年87岁的马毛姐,在72年前的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六次横渡长江,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1949年4月20日,百万雄师在千里江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渡江战役在中线安庆至芜湖间率先打响。在夜幕掩护下,突击船像离弦之箭,直驶南岸。船过江心,南岸国民党军队的轻重机枪猛射过来。当时仅14岁的马毛姐,是年龄最小的船工,她负责掌舵,眼睛不太好的哥哥划桨,最终,从无为县(今无为市)的长江边顺利渡江。作为渡江战役“一等功臣”“支前模范”,马毛姐参加工作后却从不以功臣自居,听从组织安排,先后在合肥车站区针织厂、合肥车站区被服厂、合肥五金六厂、合肥帽厂、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等单位工作,从不挑拣岗位、讲求待遇。无论是一线当工人,还是做妇联、工会工作,她都以一名党员,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老百姓服务。作为功臣、劳模,马毛姐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但她也从不向组织提个人利益上的要求。退休以后,她没有闲下来,经常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地作报告,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300多场次。几十年来,马毛姐的岗位多次改变,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正如党给了她一切,她也一直奉献给党的事业,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进入新世纪初,合肥西南有一批新建道路需要命名,于是征询地处安徽西南的安庆市的意见,安庆方面经挖掘报来一批寓意好的有文化底蕴的地名,也提供了一组烈士和英模名,如陈延年,陈乔年,王步文,邓稼先,严凤英等,在讨论关于省城合肥道路等具体细节时,合肥市地名规划编制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的张维端主张把陈延年、陈乔年合成一条路,后来命名为延乔路。专家建议,因为他们都是烈士兄弟,不宜分开。最后,延乔路等一批路名,在2013年合肥市第四批道路命名公式后确认。延乔路——陈延年、陈乔年。这让我想起了《觉醒年代》,感慨万千。在当时,中华民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陷入了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不甘沉沦,一心想着救国,他们意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并彻底解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要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才能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才能消灭旧中国,建设新中国。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豪杰英雄,一代一代的革命家,思想家,在中华民族在最危难的时刻,这样大批大批的爱国人士不断涌现,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才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时下正是青年的我们,不仅要有担当的勇气,担当的意识,担当的决心,更要练就担当重任的过硬本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勤劳,实干,奋力拼搏一直是中华文化最绚丽的底色。我们这一代的中国青年要将这种精神传承并且发扬下去,要学习做一名心中有大志的中国青年,要学习革命先辈,要增长本领,要赓续红色基因。正如马毛姐一样,要学习她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甘于奉献,不求回报。愿我们当代青年要以吾辈之青春,助力这盛世之中华。
(李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