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胜于能力

发布时间:2018-11-21   作者:admin   阅读:0 次

作为建发集团综合办的一名职工,我主要负责对外发文和公章管理。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我深感责任重大,每每盖下那一枚枚印章,我都反复确认,仔细核查,保证用印程序没有疏漏,确认用印文件符合公司要求。

我时常在浏览新闻时,看到有些单位因为公章管理有失,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我叮嘱自己,千万不能让这些错误在自己身上上演。于是在用印环节,总是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说起来,公章管理并不是专业性很强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能从事的工作,但要做好这项工作,也并非想象般容易。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责任二字吧!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在我看来,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是做好该做好的事情,承担该承担的任务,完成该完成的使命,切实履行职责,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它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处事的态度。

有这样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责任是一种无法选择的目标。”在许多人看来,是工作选择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根据兴趣和意愿去选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工作只是谋生的一种方式。而我认为,不管是以何种心态来到这个岗位,也不管是否对这份工作有兴趣,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完成,并且把它做到最好,这是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这本身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是一种无法选择的目标。所以,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自己本身的态度,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工作越负责,工作效率就越高。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专题片,侯耀华先生谈起他的父亲侯宝林大师对他的影响。那是一个文革时期的故事,侯老先生当时因为受到冲击,被分配扫厕所。但他毫无怨言,整日乐呵呵的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逢人还主动打招呼,一点不因扫厕所感觉低人一等或不好意思。侯先生不理解,就问他的父亲,父亲回答他,既然分配我扫厕所,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就必须要做,而且要比任何人做的都好。这种宠辱不惊,认真负责的精神一直铭记于侯耀文的内心并激励着他日后漫长的艺术生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如果一切归于有序,那么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弱砂砾的细节。再强的能力,再出色的本领,若没有责任心作为支撑,终将成为一纸空谈。

2018年6月,在第十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在谈论金融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时,例举数据称,“美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他讲到,这样的数据意味着,注册三年后的小微企业还正常经营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而这种现象频发的原因,一是企业墨守成规,不愿意革新,导致战略思维和发展方向出现错误,二是企业员工责任感缺失,组织管理混乱,执行力差,而由此导致中国企业一年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少1000亿美金。责任,代表了一个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能力不足以承担责任时,我们会在责任感的督促下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能力足以承担其责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责任能另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当然了,强调责任胜于能力,并非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强调在能力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责任心对工作的结果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则更为可贵。一个民族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组织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组织就难以让人信任,一个人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人就会被人轻视。现今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集团,它唯有每个人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持续、良性、健康地向前发展。

谢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