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亦大矣 ——观《入殓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8-10-31   作者:admin   阅读:0 次

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喜欢看电影的人,前阵子经一个文艺范的好友推荐,看了一部相当文艺的片子——《入殓师》。看完之后颇有感触。这是一部由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指导的情景片,在各大电影节上也是声名鹊起,曾获32届加拿大利特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及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享誉盛名。电影是由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门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的,主要讲述的是热爱大提琴的主人公小林大悟在乐队解散的情况下,不得不失业,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成为了已经入殓师,在目睹了一次次生离死别后,体会世间冷暖的故事。

小林大悟作为本剧的主人公,是一名小提琴手。他热爱并投身于音乐事业,但是因为经费不足,阴差阳错间成为了一名入殓师。大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入殓师这个行业充满了抵触,但是迫于生计,还是选择了这个收入颇高的职业。大悟一开始便处理了一位死亡超过两个星期的老奶奶,他恶心并且恐惧地处理了这份尸体。但是随着对这份职业的深入了解,大悟渐渐接受了他的职业,并且开始得心应手得严肃且认真思处理着每一具尸体。 入殓师便是给死去的人修整仪表,为其还原生前状态的人。大悟在一次次恐惧中不断想起自己的父母,并且一次次想放弃。但是当他看到死者的仪容被修理,当他看到河水里的鲑鱼虽奋力挣扎却还逃不过死亡的命运时,他渐渐明白了些什么。“要唤起冰冷的往生者,赋予永远的美丽,必须很准确,很冷静,最重要的是必须充满温柔的感情。”死生亦大矣,大悟选择这份工作的最重要原因可能不是高工资,可能更是源于他小时候被抛弃的创伤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入殓师是神圣的,在最接近着死亡的地方才能感受着生命的热忱。向死而生。

社长,是小林大悟的老板,在第一眼面试便相中了大悟,他说这份工作是你的天职。社长不仅具有慧眼识珠的能力,他温暖敬业而又慈祥的性格也成为点缀电影的动人细节。他作为一名资深入殓师,对待每一位逝者都是如此的认真,他从不惧怕任何一位死者,眼目低垂,饱含慈悲,一丝不苟地给死者擦身,化妆,穿衣。这种仪式感不仅是对职业的认同,更是对死者的认同。他作为大悟的老板,不仅在工作领域教导大悟,同时还是大悟精神上的父亲。在大悟对入殓师职业不认可时,他用美食的哲理来阐述生命的奥秘;当大悟深陷对家庭的复杂感情无法自拔时,他又鼓励大悟用提琴释放自己;当大悟的父亲逝世时,他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劝说着大悟放下仇恨,并要求他带走最好的棺材。这也许便是入殓师这份职业带给他的,更也许是来自心中的感情告诉他的。爱超越阴阳,死亡只是一扇门。

    本剧不仅是故事情节动人,其中的镜头与色彩也恰到好处。第一幕采用倒叙手法,写大悟和社长开车去入殓的过程。天是灰的,笼罩着天的薄雾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但当车缓缓驶来,车灯亮起时,暖黄色的光亮像是雾中的暖阳,给人以希望和温馨。本剧人物服饰大多以黑色为主,黑色是庄严肃穆的象征,代表着对逝者的怀念和惋惜与尊敬;但背景色多采用黄色,是肃穆中的一丝温馨,给人以希望,代表着生与死的联结。细节描写也处理得很精彩,一次次入殓的精致,一帧帧美食的画面也很大程度上给予观众最佳的视觉体验。

    入殓师作为一部著名的影片,讲述着既平凡又注定不平凡的入殓师,大悟用其独特的视觉,感觉着一个个充满爱的灵魂。死亡不可怕,因为还有爱,爱来自家人的思念、来自入殓师的仪式。正是因为爱,所以才使这部影片温柔而又细腻。死亡不可怕,死生亦大矣,不怕死亡,正视死亡。就像《寻梦环游记》中,正是有爱,才是“remember me”。“与众人一起,在告别仪式中为往生者送行,十分安详,一切步骤看起来如此美丽”!

     爱是感化一切的力量,死亡并不能隔断爱。让我们爱吧!跨越国界!跨越时间!跨越生死!

 

                                                                                                                                                           (周迪)